“片石待安禅”的出处是哪里
“片石待安禅”,这句诗出自宋代释智圆的《送中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禅意。它不仅仅是在描述一块石头等待禅修的场景,更像是在提醒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是否也需要一块“片石”来安放自己的心灵?
问题来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片石”?其实方法很简单,比如每天抽出几分钟,静坐冥想;或者找一个安静的地方,放空自己。但更关键的是,你是否愿意放下手机、放下焦虑,真正与自己对话?
释智圆通过描绘四明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离别的深情。这也启发我们,或许我们需要的“片石”并不一定是物理上的,而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生活的淡然和接纳。就像诗中的寒松、飞泉、群峰,它们都在默默等待,等待着你去发现、去感受。
所以,别再抱怨生活太忙、太累,试着找到属于自己的“片石”,让它成为你心灵的栖息地。毕竟,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安禅。
“片石待安禅”出自宋代释智圆的《送中侄》。
“片石待安禅”全诗
《送中侄》
宋代 释智圆
四明乃旧隐,岑寂宅神仙。
寒松糅紫霞,幽岩落飞泉。
经秋动归心,荷策登江船。
澄波漾残晖,群峰插晴天。
窈窈空林下,片石待安禅。
《送中侄》释智圆 翻译、赏析和诗意
《送中侄》是宋代释智圆的一首诗词。诗意表达了作者送别亲戚离别时的心情和对自然景物的赞美。
诗词通过描绘四明山的景色来表达离别之情。四明山是一个寂静的地方,被认为是神仙的居住地。诗人描述了山上的寒松与紫霞交融,幽岩上瀑布飞泻的景象。这些景色在秋天格外动人,引发了诗人内心的归乡之情。
诗人离别亲戚,乘坐江船返回故乡。在澄波中,江水泛起微波,映照着残余的晚霞。船行经过群峰之间,峰顶矗立在晴朗的天空中。诗人用窈窕的空林和一块等待宁静禅修的石头来描绘山中的静谧景象。
整首诗刻画了四明山的壮丽景色,通过与离别情感相结合,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诗中的自然景物也与人的内心情感相呼应,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