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中国学制的演变过程

中国学制的演变过程

中国学制的演变过程

中国学制的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清末学制 :

壬寅学制 (1902年):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具体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在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衔接关系。但该学制公布后未及实行。

癸卯学制 (1904年):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承袭了日本学制的特点,并规定男女不同校,轻视女子教育。

2. 民国初年学制 :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这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包括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充实自然科学内容。

3. 新文化运动时期 :

壬戌学制 (1922年):也被称为“新学制”,这一学制在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新文化运动对教育的需求。

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

戊辰学制 :这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学制,标志着中国学制进一步现代化和国际化。

以上是中国近代学制演变的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并对后续的学制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中国学制演变的四个主要原则是什么?

民国时期学制有哪些重要变化?

新文化运动时期学制改革的方向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