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侵犯知识产权罪

侵犯知识产权罪

侵犯知识产权罪

侵犯知识产权罪是指违反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未经知识产权所有人许可,非法利用其知识产权,侵犯国家对知识产权的管理秩序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

在中国,侵犯知识产权罪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 假冒注册商标罪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 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4. 假冒专利罪 :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5. 侵犯著作权罪 :以营利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权情形之一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6. 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以营利为目的,销售明知是侵犯著作权复制品,违法所得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7. 侵犯商业秘密罪 :以不正当手段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给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上述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相应的规定处罚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侵犯知识产权罪立案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侵犯知识产权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如何判断侵犯知识产权罪是否成立?